談跨性別者的自我照顧

       跨性別以廣義上來說是跨越傳統性別的二元框架,在狹義上則是具有「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一致」的樣態。針對後者來談,這種樣態的跨性別者通常會依照人生際遇的不同,而對身體的打造產生不同的想像,並且這些想像也會影響到跨性別者對於醫療資源不同程度的依賴,才能產生所謂「安適於自己身體」、降低「性別不一致」的焦慮。

       在我所經驗的跨性別社群中,雖然大部分都同樣有所謂「性別不一致」的焦慮,但其中有部分是完全不需要醫療資源的協助,也有部分是需要做到最後一步的性別重置手術。在這個多樣的光譜當中,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樣態,端看你自身如何與你的性別認同相處。

 

       我自己作為一個非常需要醫療資源協助轉換性別的跨性別者(女跨男),初期常常在這段跨越性別的歷程中感到極大的痛苦,因為我所追尋的「男性身體」就像一個無止盡的迴圈似乎永遠都沒有盡頭,畢竟我做得再多都無法扭轉「出生時就不是原生男」的事實。直到我開始思辨著社會上的「性別框架」是如何在影響我們想像自己的身體時,才開始逐漸釋然、接受自己的特殊性。因為就連一般的原生男、原生女性其實對於性別都有非常多的焦慮,例如「肌肉不夠大」、「身高不夠高」、「肩膀不夠寬」、「皮膚不夠白」、「體重不夠輕」、「聲音不夠低」......等。

 

當然,原生男女所具有的性別焦慮樣態無法跟我內心「性別不一致」的焦慮直接做比較,但在這個人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性別焦慮的世界中,我開始理解理解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所謂「正確完美」的身體樣態、開始試著理解作為一個跨性別或許是我人生中的一個契機,讓我去思辨在這個性別化的世界裡面應該如何看見「性別框架」在自己身上的作用。當這的思辨的過程被啟動之後,我也開始隨著生活的推進,看見我對於性別認同如此執著的背後成因是什麼,當然事情往往不是這麼順利,就算身體的改造仍舊必須持續,但也開始跟內心那些過不去的議題和解,看見自己能夠成就的、也接受自己的無法成就的。

 

       當我開始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,很多也許外在來看改變是很細微的但卻是經過心境很大的轉換,現在當我在做性別相關的轉換時,不管是賀爾蒙治療、還是平胸手術、或是開始思考下半身的重建...等,再也不是以「因為這樣才像男生」的焦慮在思考,而是以「因為這樣才適合我」在行動,當然這不是絕對二元的切割,但我的性別焦慮真的在這個過成中大大的減緩。

 

以往我總是以「這樣才是男生、這樣才像男生」作為目標,我永遠都只能是一個無止盡的追尋姿態,而這並非跨性別者個人的議題,不光是跨性別,所有社會多多少少都在追尋一個完美個性別樣態,但事實上沒有人是完美的個體,一般原生男女是、跨性別者也是。我們必須轉換既有的眼光,肯認並且理解到自己也是一個很棒的生命,把社會框架給我們的性別焦慮都轉換為讓自己更好的目標上,就算同樣是做平胸手術,也不是為了要符合什麼樣的標準,而是因為「這樣才適合我」為心態。

 

       以上是我個人作為一個跨性別者,在性別化的社會框架跟自身性別認同之間的思考過程,但我也理解每個人所遭遇到的人生議題都不盡相同,同一個答案無法適用於每一個人的人生問卷,甚至我也還在與自己「性別不一致」的和解路上,以上只是作為一點分享,希冀所有的跨性別者都能夠愛上自己的身體。

劉宇霆(湯姆)
婚姻平權大平台 高雄組織經營專員
返回首頁